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更好发挥实践育人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积极效应,帮助大学生认识基层社会,了解国情、社情、民情,将学前教育的最新理念向广大村民进行普及,2019年7月24日---25日幼儿教育学院“师院微光 筑梦童年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启了一次特别的旅程-----寻找记忆中的“微光儿童”活动。团队成员一起前往2017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地方----陕西省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、秦汉新城双照镇上召新村,开展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”大型理论宣讲与寻找记忆中的“微光儿童”主题实践活动。
“阿姨,学习品质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准备更重要。学习品质不是儿童要学习的知识、技能本身,而是儿童面对这些知识技能时的态度和倾向。比如,一个力气不够大,动作不够协调的儿童,却愿意与妈妈一起抬桌子、扫地。一个听力很好,能听到很细小的声音的儿童,却未必是一个好的倾听者......”志愿者对围观在宣传展板旁认真观看的农民群众认真解释道。“那我问一下,你们的意思就是说娃们在幼儿园,就不能学拼音,生字?”,一位奶奶问道。“奶奶,在幼儿园阶段让孩子学拼音识汉字,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获取一些知识。但这种填鸭式的学习并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。反而有可能抹杀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......”志愿者认真解释说。像这样的问答,在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持续展开。用“孩子的心灵”对待入学准备、幼儿感性经验的积累、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缓过渡、入学准备的误区等科学理念以浅显易懂、图文并茂、案例生动的形式由志愿者向现场的幼儿和家长细细解说。现场咨询的群众越来越多,志愿者讲解的热情也越发高涨。
夏日傍晚,“微光”团队的志愿者们行走在双照镇上召新村社区的数十条街道上,寻找记忆中的那些孩子们。黝黑黝黑的王艺博、甜美可爱的李陈子妤、活泼熟络的蒙百家、性格内向的商子涵、爱哭爱闹的徐子睿.....2017年的那个夏天,那些个志愿服务的幕幕场景瞬间回归。“是你们啊,这娃不是那年跳舞的那个男娃嘛......”徐子睿的奶奶看到微光团队的吴童童后大声说,“以前这娃瘦的,跳舞好看的很,现在长胖了,也长高了......”。“徐子睿,你还认识我吗?我是童童哥哥,前年在苗苗幼儿园,我们一起玩耍过,向文静姐姐一直抱着你,那时候你总是哭个不停。让哥哥抱抱你......”。亲人般分别重逢的喜悦围绕在实践团成员与幼儿与幼儿家长之间,爽朗的笑声、温暖的话语,在志愿者心中留下了久久不能忘怀的记忆。
“微光”团队,通过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,在陕西省基层农村、社区传播3---6岁幼儿科学保教知识,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实践地文化、教育现状,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,同时也传递了公益活动、志愿服务精神,弘扬了青春正能量。使当地百姓知晓中国体育压球网,,走近“陕师院”,树立了良好的师院形象。
“三下乡”的日子,虽然辛苦,但美好的记忆将长留心间,成为一种难以忘却的情怀。短短数十日的志愿服务,虽然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,但我们带给孩子们的欢乐为他们树立了自信,带给他们的教育理念为乡村面貌的改变提供了科学指引。一切高贵的情感都羞于表达,一切深刻的体会都拙于言语,“三下乡”同学们的彼此相伴,一起行走,一起流汗,志愿服务的身影一直在路上......
(撰稿:李蓉 审核:苏群 供稿:幼儿教育学院)